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,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,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、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,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。
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,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,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,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。
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:烟波致爽、芝径云堤、 无暑清凉、延薰山馆、水芳岩秀、万壑松风 、松鹤清樾、云山胜地、 四面云山、北枕双峰、西岭晨霞、锤峰落照、 南山积雪、梨花伴月、 曲水荷香、风泉清听、 濠濮间想、天宇咸畅、暖流暄波、泉源石壁、 青枫绿屿、莺啭乔木、 香远益清、金莲映日、远近泉声、云帆月舫、 芳渚临流、云容水态、澄泉绕石、澄波叠翠、 石矶观鱼、镜水云岑、双湖夹镜、长虹饮练、甫田丛樾、水流云在。
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:丽正门、 勤政殿、松鹤斋、 如意湖、青雀舫、绮望楼、驯鹿坡、 水心榭、颐志堂、 畅远台、静好堂、 冷香亭、采菱渡、观莲所、清晖亭、 般若相、沧浪屿 、一片云、萍香泮、 万树园、试马埭 、嘉树轩、乐成阁、宿云檐、澄观斋 、翠云岩、罨画窗、 凌太虚、千尺雪、宁静斋、玉琴轩、 临芳墅、知鱼矾 、涌翠岩、素尚斋 、永恬居。
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、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,供西方、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。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,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,共有11座寺院。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,由清政府直接管理,故被称为“承德外八庙”。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、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。这些寺庙融和了汉、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,气势宏伟,极具皇家风范。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,是当时清政府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,为了团结蒙古、新疆、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而修建的。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,主要殿堂耸立突出、雄伟壮观。
康熙时,皇太后来避暑山庄,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。乾隆十四年(1749年),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,题名松鹤斋,以供皇太后居住。当年,松鹤斋内“常见青松蟠户外,更欣白鹤舞庭前”。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。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,门殿三间,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,后改名为悦性居,是皇太后的寝宫。绥成殿、十五间照房、门殿建筑早已无存。乐寿堂仅剩基址,1998年复建。
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,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,乾隆十九年(1754年)重新修缮、改建,占地1万平方米。包括九进院落,由丽正门、午门、阅射门、澹泊敬诚殿、四知书屋、十九间照房、烟波致爽殿、云山胜地楼、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、配殿和回廊等组成。分为“前朝”、“后寝”两部分。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;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。主殿叫“澹泊敬诚”,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,因此也叫楠木殿,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,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。